穆索斯基(Mussorgsky, 1839-1881)/拉威爾(Ravel, 1875-1937)改編:展覽會之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文/樂品越樂 圖片來源/Pablo Picasso

穆索斯基/拉威爾改編:展覽會之畫

指揮 Valery Gergiev
管弦樂團 Münchner Philharmoniker

1873年,穆索斯基(Mussorgsky)的摯友建築師暨美術家哈特曼(Viktor Hartmann, 1834-1873)突然過世,讓他非常傷痛。1874年在聖彼得堡美術學校舉辦了哈特曼的遺作展。作曲家就根據其中的十幅畫創作這首曲子,原來是鋼琴組曲,後來被多位作曲家改編為管弦樂曲,其中又以拉威爾的改編最為著名。

漫步(Promenade)

圖1-漫步主題

0:21~0:28小號吹奏的漫步主題(圖1),適度的快板(Allegro giusto),使用俄國民俗的五拍(3+2)接六拍韻律,表現漫步在展覽會場的情景。這個主題接著會在變奏後出現在小曲之間作為銜接,表現時而悠閒,時而急促地走近看畫的情景,用來當作畫與畫之間的轉場。

庫諾姆斯(Gnomus)

描寫玩具庫諾姆斯的素描。庫諾姆斯個子矮小,相傳是地底寶藏的守護者,作曲家以音樂刻畫庫諾姆斯的姿態及內心世界。

圖2-庫諾姆斯第一主題

2:00~2:12 大提琴拉奏庫諾姆斯活潑生動的(Vivo)降G大調第一主題(圖2),表現他的走路姿態。

圖2-庫諾姆斯第二主題

2:22~2:28 短笛吹奏庫諾姆斯沈重地(Pesante)降G大調第二主題(圖3),半音、下行的旋律,描寫玩具心中的嗚咽之語。

4:35~5:32 漫步的變奏,悠閒又優雅的中板(Moderato comodo assai e con delicatezza)。

古堡(Il Vecchio castello)

描寫一座義大利中世紀的古堡,古堡前有個遊吟詩人在歌唱。

圖4-古堡主題

5:34~5:53巴松管吹奏的升g小調古堡主題(圖4),富歌唱般又具悲痛的行板(Andante molto cantabile e con dolore),有種古老而空寂的韻味。

圖4-遊吟詩人歌唱主題

5:52~6:15 薩克斯風呈示f小調遊吟詩人歌唱主題(圖5),像是唱著關於古堡的陳年往事。

這兩段主題(或其變奏)在此樂段中一搭一唱,交織在一起。

11:18~11:47漫步的變奏,不太沈重的中板(Moderato non tanto pesante)。

杜樂麗花園:孩子們在遊戲後的鬥嘴(Tuillerien: dispute d’enfants apres jeux)

杜樂麗花園位於巴黎市中心,是人們常去遊玩的地方。

圖6-小孩鬥嘴主題

11:49~11:54雙簧管吹奏的B大調鬥嘴主題(圖6)。

12:16 優美的中段。

12:40 再現小孩的鬥嘴。

牛群(Bydlo)

圖7-牛群主題

12:59~13:25低音號吹奏的B大調牛群主題,感情深沉的中板(Sempre moderato pesante)。

16:00~16:42 漫步的變奏,沈靜地(Tranquillo)。

雛雞之舞(Ballet de poussins dans leurs coques)

圖8-雛雞的劇場服裝設計草圖

音樂描寫的畫作(圖8)是哈特曼為聖彼得堡一家劇院的舞蹈所設計的服裝圖案。跳舞時,戲劇學校的男女學生扮作雛鳥和鳥蛋的造型。

圖9-雛雞之舞的合奏旋律

16:42 前奏。16:53~17:08 長笛和短笛合奏(圖9),表現小鳥在蛋殼中啾啾叫,並走路搖搖晃晃的情景。

17:24中段。

17:44 再現一開始的合奏。

高爾登保和史米雷(Samuel Goldenberg et Schmuyfe)

圖10-畫作《高爾登保》

圖11-畫作《史米雷》

這個樂章的靈感來自於兩幅畫作(圖10和圖11),描寫富人高爾登保和窮人史米雷間的對話。

圖12-富人高爾登保主題

18:01~18:43 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拉奏降b小調富人主題(圖12),以低沉的音域加上行板(Andante)速度來顯示富人自信的樣子。

圖13-窮人史米雷主題

18:44~18:52 戴弱音器的小號吹奏降b小調窮人主題(圖13),高而急促的同音反覆,似是為某事扯開嗓子,聲嘶力竭。

19:24~19:53 兩個主題堆疊在一起,像是二人各說各話。

里莫日市集(Limoges. Le marché)

里莫日是法國中部的一座古城,十一世紀以來一直是陶瓷製造中心,市集繁榮興盛。

20:26 持續詼諧活潑的小快板(Allegretto vivo, sempre scherzando),熱鬧的音樂描述市場上熙熙攘攘的商人,和此起彼落的買賣交談。

古墓(Catacombae)

圖14-畫作《古墓》

這樂章的靈感來自於水彩作品(圖14),描繪哈特曼和朋友一起在導遊的帶領下,乘著微光參觀墓穴。

21:44 緩板(Largo),中強音(ff)和弱音(p)的和聲交替。

23:45 樂段「使用亡者的語言與亡者對話(Con mortuis in lingua mortua)」,具悲歌的不太慢的行板(Andante non troppo con lamento),以漫步主題進行變奏。

雞腳上的小屋(La Cabane sur des pattes de poule)

圖15-鐘錶造型設計

這樂章的靈感來自於哈特曼曾經設計過的一個鐘表造型圖案(圖15)。作曲家據此展開了自已的想像,將小屋和斯拉夫人傳說的巫婆巴巴-鴨加(Baba-Yaga)連結在一起,做為樂思基礎。

圖16-巫婆主題

26:01~26:14 弦樂拉奏強烈的C大調巫婆主題(圖16),強力而燦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feroce)。

圖17-飛行進行曲主題

26:25~26:30小號吹奏C大調進行曲主題(圖17),描述巫婆騎著掃帚呼嘯飛行。

基輔城門(La grande porte de Kiev)

圖18-基輔城門設計圖

此樂章是根據哈特曼的基輔大門設計圖(圖18)譜寫,氣勢磅礡宏偉,是整首曲子的總結。

圖19-基輔大門主題

29:18~29:30 管樂吹奏降E大調基輔大門主題(圖19),莊嚴雄偉又堂皇的快板(Allegro alla breve, maestoso, con grandezza)。

30:09~30:40及31:10~31:38 管樂吹奏四聲部合唱形式的音樂,像是教堂傳來的頌讚詩歌。

31:39 響起了鐘聲。

32:05 再現漫步主題。

32:34 再現基輔大門主題後終曲。

操作說明

不管文章如何捲動,影片都會一直固定在下方或右下角。按下文中的按鈕,影片將暫停,接著按下右下角影片的”Play”,影片將直接從指定的時間開始播放。

由於有些手機(例如iphone)於播放影片時會轉為全螢幕,因此,較佳的閱聽環境為電腦、筆電或平板。如果您的iphone是iOS10以上版本,可以在影片右下方按下,取消全螢幕播放。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https://en.wikipedia.org/wiki/Pictures_at_an_Exhibition,存取日期:2020-1-19。

2. 羅傳開編著,展覽會繪畫,世界名曲欣賞辭典,星光出版社,第554-561頁。

3. 井上和男著,李鴛英譯,穆梭斯基 組曲「展覽會之畫」,最新名曲解說全集16-獨奏曲3,大陸書局,第177-184頁。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Copyright © 2020 樂品越樂 版權所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