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麥塔納(Smetana, 1824-1884):交響詩《我的祖國》第二樂章「伏爾塔瓦河」”Vltava”

文/樂品越樂 圖片/Maciek Froncisz

操作說明

不管文章如何捲動,影片都會一直固定在下方或右下角。按下文中的按鈕,影片將暫停,接著按下右下角影片的”Play”,影片將直接從指定的時間開始播放。

由於有些手機(例如iphone)於播放影片時會轉為全螢幕,因此,較佳的閱聽環境為電腦、筆電或平板。如果您的iphone是iOS10以上版本,可以在影片右下方按下,取消全螢幕播放。

史麥塔納:交響詩《我的祖國》第二樂章「伏爾塔瓦河」

指揮:Richard Hein
管弦樂團: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音畫(tone painting)的標題作品,表面上史麥塔納透過音樂描寫伏爾塔瓦河(Vitava)的美麗景色及兩岸的風俗民情,實際是表現對自己民族與國家熱愛的感情。音樂描述波西米亞(Bohemia)中重要的伏爾塔瓦河,由源頭到維謝赫拉德城堡(Vyšehrad castle)之間的河岸景色。一開始的源頭只是涓涓細流;接著,流過獵人捕獵的森林與正在舉行鄉宴的鄉村;隨著夜色來臨,河水在月色中波光粼粼;當河流流經聖約翰(St. John)峽谷時,激起了一連串的瀑布;最後,流經布拉格市以及維謝赫拉德城堡。

圖1-流水般的快速音群

0:00 長笛奏出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音群(圖1),模仿從森林深處湧出細小涓涓的流水。

0:23 加入另一把長笛成為雙重奏,加強了音響的效果,描述數個細流漸漸匯集,使得水勢越來越大。

0:30 單簧管的聲響加入後,讓音色變得更為寬廣,使得河面更加寬闊起來。由十六分音符音群所製造出的流水聲響會在不同樂器聲部的演奏下貫穿全曲,並且隨著所要描述景色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時而低吟,時而激昂高亢。

圖2-伏爾塔瓦河主題

0:59~1:10小提琴拉奏甜美的(dolce)伏爾塔瓦河主題(圖2)是整首交響詩的靈魂,歌謠一般的旋律用來表現波西米亞民族精神。

1:54響起的號聲,象徵河岸的森林狩獵開始了。

圖3-波卡舞曲主題

2:48~2:53小提琴拉奏的波卡舞曲主題(圖3),使用波希米亞民間舞蹈節奏,聲繪歡樂的農村鄉宴。舞曲由中強(mf)開始再逐漸減弱,塑造出乘船而下漸漸遠去鄉宴的情景。

4:10木管樂器吹奏的長音帶領下,太陽下山,夜幕來臨。

4:32~4:51第一小提琴使用滑奏拉出的夜色主題,靜謐溫柔,訴說在月光照映下波光粼粼而緩緩流去的河水。

6:38 伏爾塔瓦河主題主題再現,黎明破曉,繼續向下游前進。

7:18 急遽的高低變化描寫河水流經聖約翰峽谷,形成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激流與瀑布。

8:29 伏爾塔瓦河主題變化而成的讚歌,是流過布拉格市時獻上的敬意。

8:57~9:14明亮堂皇的伴奏下拉奏出的維謝赫拉德城堡主題,象徵乘著河水來到維謝赫拉德城堡,對著城堡的歌頌。

最後,使用兩個強有力的和弦結束全曲。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