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動機(idée fixe)及主導動機(leitmotif)|華格納(Wagner, 1813-1883):唐懷瑟(Tannhäuser)序曲

文/樂品越樂 封面圖片/Pipein Gamba

主題動機及主導動機

主題動機是白遼士所創,由以不同的主題旋律代表不同的人、事、物。主題動機可以變形,用來反應所關連的人、事、物的改變,又稱為主題變形(thematic transformation)。主導動機則大量倍華格納使用,從主題動機變化而來,使用一群簡短的音符組成,這群音符可以代表一個人、一件東西、一個想法、一種感覺或意境,一旦主導動機出現,就會使品樂者聯想到它代表或隱喻的對象、主題或意境。主導動機也會因為劇情的變化而變形,以暗示所代表的對象,在不同的情節中發生特定轉變。

劇情簡介

此劇發生在十三世紀,騎士兼遊吟歌手唐懷瑟與瓦特堡(Wartburg)領主的姪女伊莉莎白(Elisabeth)相愛,但又禁不起異教女子維納斯(Venus)的誘惑,在維納斯堡住了一年,後來因為感到厭倦,返回瓦特堡參加歌唱比賽,伊莉莎白喜出望外。領主宣布比賽歌曲為《愛的力量》。唐懷瑟竟在歌曲中讚美自己與維納斯的情慾,嘲笑歌頌純潔愛情的騎士們,而這異教的情慾觸犯了教會的規條。領主命令唐懷瑟趕快去羅馬懇求教皇的赦免,伊莉莎白則在家中向馬利亞祈禱,若愛人可以得到饒恕,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然而,教皇拒絕赦免唐懷瑟,並且宣告除非自己的手杖生葉開花,否則去過維納斯堡的人不會得救。唐懷瑟黯然回到瓦特堡,路上遇見送葬的隊伍,原來伊莉莎白相思成病而不幸死去。唐懷瑟趴在棺木上痛哭,氣絕而死。此時,一群年輕的朝拜者帶來生葉開花的手杖,伊莉莎白的犧牲精神終於使唐懷瑟的罪得到赦免。

操作說明

不管文章如何捲動,影片都會一直固定在下方或右下角。按下文中的按鈕,影片將暫停,接著按下右下角影片的”Play”,影片將直接從指定的時間開始播放。

由於有些手機(例如iphone)於播放影片時會轉為全螢幕,因此,較佳的閱聽環境為電腦、筆電或平板。如果您的iphone是iOS10以上版本,可以在影片右下方按下,取消全螢幕播放。

華格納:唐懷瑟序曲

指揮:Christian Thielemann
管弦樂團:Münchener Philharmoniker
 

圖1-朝拜者合唱

0:04~0:57莊嚴的行板(Andante maestoso),由管樂器奏出的朝拜者合唱主題(圖1),具有基督教頌歌的特徵,旋律莊重,充滿虔誠的情緒,代表緩緩而行的羅馬朝拜者的隊伍。
 

圖2-悲傷動機

0:58~1:03 大提琴拉奏悲傷動機(圖2),先上跳八度後連續半音下行,帶有黯然神傷的情緒,就像唐懷瑟不得赦免與得知伊莉莎白因自己而死的內心苦楚。
 
4:16 轉為快板(Allegro)。
 
4:26~4:32 長笛吹奏的旋律是維納斯堡中的歌舞。
 

圖3-歌頌維納斯的主題

5:47~5:57 小提琴拉奏的唐懷瑟在歌唱比賽上歌頌維納斯的主題(圖3)。
 

圖4-維納斯主題

7:10~7:22 單簧管吹奏的維納斯主題(圖4)。
 
7:40~8:11 二把小提琴的二重奏,就像維納斯及唐懷瑟在維納斯堡的歡樂。
 
10:44~11:46 法國號再現朝拜者合唱。11:46~11:52 弦樂部再現悲傷動機。最後以恢宏地朝拜者合唱結束整部序曲。
 

如果喜歡這些資訊,歡迎在臉書給我們一個讚!您將可以透過臉書知道最新發表的文章。
古典音樂欣賞筆記(樂品越樂):https://www.facebook.com/ClassicMusicNotebook
官方網站:https://feelmusic.com.tw/

發佈留言